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29日> > 总第202292期 > A2 > 新闻内容
“智绘”新图景 “绿动”新未来
新闻作者:张毅 黄埔子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A1版)

  一位来自大同的老矿工摸着展台上的样品,忍不住感叹:“以前觉得煤就是黑乎乎的燃料,现在居然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变化太大了!”目前,潞安已建成涵盖煤矿、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特点的全系列工业润滑油,产品销售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

  与化工展区同样“神奇”的是晋能控股集团的光伏展区。这里矗立着几块面积相当于乒乓球桌的TOPCon双面太阳能光伏组件,“TOPCon高效电池是我们的量产迭代产品,具有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高双面率等优势,光电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6.4%,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现场技术人员介绍。

  发展光伏产业是破解“一煤独大”困局,既为传统能源接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又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妙招。且山西日照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上游硅料、中游组件、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比如,在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电站,既可以修复生态,又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晋能控股工作人员的讲解,记者的视线扫过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光伏坐标,从山西的忻州、文水、山阴,到上海、安徽、湖北、江苏,再到跨越国界的印度、越南、澳大利亚……晋能控股的蓝色光伏矩阵正以燎原之势,在全球能源版图上标注出“山西制造”的新坐标。
 

  数智潮涌,开创能源新未来

  在S1展区内,人工智能与能源技术的跨界融合案例,勾勒出未来能源行业的无限可能。

  走进华为公司展区,墙面上展示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2.0”令人耳目一新。现场的观展人员感慨万千:“过去,煤企数字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加上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难以结合最新技术和自身业务需求,给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规划。但现在无论如何,智能化之路已经势不可挡。”

  事实也的确如此,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与华为展厅相邻的晋云科技展厅内,展示着其与华为共建的全国首个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以AI大模型为核心,构建了由算力中心、矿山AI大模型、应用商城、运营支撑体系和数据要素社区五部分组成的技术架构,形成了“一朵云、千条路、上万应用、百万终端、无限数据要素”的新质业态,能够有效赋能煤矿企业,轻松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大大提升其智能化建设效果。

  华为作为全球数字技术的领军者,近日已在山西煤矿领域接连设立两个标杆项目。4月12日,全球首个矿山全域风险防控智能体“矿安智脑”项目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宣告启动,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将矿工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4月13日,神达能源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云数据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华为将依托其先进的云技术,帮助神达能源集团构建“集团中心云—矿端边缘云”两级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展览会开幕当天,以“数智赋能,共赴煤炭安全高效新征程”为主题的华为智能矿山技术交流会也在太原召开。以上种种行动,无不彰显出山西在这场能源智能化革命中的战略地位。

  站在展区中央环顾四周,AR眼镜中跳动的数字孪生模型、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安全预警、自主巡检的机器人矿工……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未来新图景:在AI的赋能下,山西正从“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华丽转身。而这场转型的浪潮,必将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发展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