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家是父母的一声呼唤!
曾经欢乐的童年是最喧闹的、肆无忌惮的。家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坡上长满了树木和花草,空气好,任由我们自由放飞。一放学,弟弟就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天马行空,玩得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母亲做好了晚饭,左等右等不见弟弟回家,就和父亲一起出门寻找,只听见焦急的父母大声四处呼唤:“阿华回家吃饭了……”
记忆中,父母的呼唤是家的温暖,家的牵挂。它陪伴了我们孩童时期的成长,这呼唤声,迄今仍响犹在耳!
中年时,家是一个加油站!
家是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地方,家是一个可以给我们温暖希望的地方,家还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停靠的港湾。每当夜幕降临,在外工作忙碌了一天,拖着疲倦的身体迈进家门时,看着家里的灯光,望着家人亲切和蔼的笑脸,闻着扑鼻而来的饭菜香味,瞬间就会觉得力量满满的,心情爽爽的!
老年时,家是一座博物馆!
酒是陈年的香,情是旧人浓,年纪越大,对家的眷恋也会越深。家里的一把椅子、一把茶壶、一个背包,都刻着家的痕迹,都会勾起久久的记忆。
家,是我们永远的根,不管我们走的有多远,哪怕海角天涯,都走不出它的心,它的牵挂!
家有着我们最美的梦,最美的童话,不管外面多么复杂,只要想到家,我们就不会害怕!
家是永远的牵挂,家是珍藏幸福的存根。
父母走后,没有在农村给我们留下单门独院的大宅子,也没有在城市给我们留下价格不菲的大房子,更没有在家中给我们留下值钱的物品,只给我们留下了这个永远值得留恋的家……
父亲和母亲的感情很好,他非常迁就母亲,平日里从没给过母亲脸色看。遇到母亲责怪,父亲能退则退,唱几句京剧,拉几段二胡,整个气氛一下子变得缓和了,慢慢地,母亲的气也消了。父亲常说:“一家人在一起就要和睦相处,不能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经常争吵会伤及家人感情的……”父亲是个医者仁心的好医生,工作时是人人敬爱的孔医生,回到家就是母亲的私人保健医生,这保健医生一当就是一辈子,而且从无半句怨言。
母亲走后不久,邻居、亲朋好友和家人们,都劝我趁着现在房价不错,把父母留下的这套房子卖了,可我比较固执,一直就这么拖着、耗着,想把父母留下的“家”好好守住。后来将房产过户到了我们姐弟俩,由我们共同来守护父母留下的“家”,留下这份“家”的思念……
父母在的时候,我几乎把所有的假期都用在了去看望父母上,来回奔波,从不感觉到累。只要回到家中,看到年迈的父母健康,和他们说说单位的事,商量商量个人的事,感觉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有人义无反顾、遮风挡雨的幸运儿。父母不在了,我们就没了依靠,一夜之间我们就长大了,幡然醒悟:原来他们的离去,不仅仅是自身生命的消逝,更将我们最温暖的依恋一并带走了,剩下的只有对他们的怀念!
高亚麟曾说过一句一针见血的话:“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很多时候,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花落的声音风知道,思念的声音心知道;天凉了,对父母的思念更深了,风起了,对父母的牵挂更近了。
在这初冬的日子里,由衷地道一声:“爸爸妈妈,您多珍重!你的儿女永远怀念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