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团忻州窑矿紧紧围绕集团“36951”战略体系和“1886”行动计划,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破除壁垒、创新求变,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强企、创新驱动和文化育人,大力提升企业软实力,推动企业发展提质增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把“舵” 该矿党委把思想引领和文化渗透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和智慧党建APP,利用广播、报刊、橱窗等阵地,大力宣传集团公司和矿党政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安排、重点工作事项,丰富了党员教育学习载体,建立了党员微信群,打造“云支部”,做强“微党建”,把“学习强国”APP学习积分情况纳入党员量化积分管理,让线上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竞争。同时,紧密结合矿井发展实际,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和降本增效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设立信访接待室、职工意见箱、组织形势任务宣讲、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等方式,认真回应员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热心解决职工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持续增强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目标、凝聚智慧力量、激发实干热情,形成了党委发力、班子合力、支部聚力、党员奋力、职工出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在思想融合中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干部员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人才强企提“质” 该矿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按照集团公司“1311”选人用人机制,出台了《忻州窑矿青年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实施办法》,大力实施“源头造血”工程。按照采煤、工掘、运输、通风、机电等各大系统,详细制定青年人才月度和年度长短期培训计划,聘请专家采取上课和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对青年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理论培训,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着力做好青年人才的“传帮带”,选定优秀人才与新上岗的员工签订师徒协议,师傅从勤、技、德、能多方面对徒弟进行传授和培养,加大青年人才轮岗期间、轮岗期满后和一线工作3年期间的考核力度,做到一人一档案、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半年一推荐,待培养成熟,经领导组考核评为优秀者,进入后备人才库,并根据所学专业和岗位空缺情况提拔使用。据统计,今年以来,该矿先后有66名青年人才转岗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有14名走上副科级以上管理岗位,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创新驱动增“速” 该矿积极落实“科技兴矿”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挖潜堵漏、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员工智慧,不断激发全员创新创造活力,使老矿迸发出强大的引擎动力。围绕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该矿出台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围绕“提高工效、保障安全”的主题,在全员中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小改小革活动充分发挥“罗少平创新工作室”这一技术阵地作用,现场开展技术创新培训班,本着“你有创新、矿有奖励”的激励原则,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科技成果立项评审奖励,并成立科技成果评审领导组,明确了科技成果立项范围、审核流程和考核标准,按照比例分别评选季度一、二、三等奖。大力开展“技术之星”“创新能手”评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干部员工的创新热情。今年以来,该矿相继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为矿井实现节支降耗、降本增效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如“法兰盘焊接标准架”的设计使用,避免了因钢管焊接不直、不正需重新焊接造成的浪费;“钢绞线剪切拉标装置”的制作,为钢绞线的切割提供了标准,节约了人力物力,有效避免了浪费和不安全因素。
文化育人铸“魂” 该矿注重文化熏陶,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忻州窑矿特色的高品质企业文化。他们积极为员工搭建学习平台,开设了中心组课堂、巡回宣讲课堂、集中轮训课堂、电教课堂等“10类学习课堂”,让干部员工在竞争中完成知识充电和素质提升;创建了以职工生活文化园区、职工书屋、多功能活动室、企业文化墙和矿史展览厅为主体的文化建设项目;通过岗位练兵、立功竞赛、选树典型、文体活动、扶贫帮困等,强势打造了“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要干好”的执行文化,“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的安全文化,“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的廉洁文化,“忻矿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责任文化。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引领,将规划定位转化为企业发展力,将规章制度转化为企业执行力,将先进典型转化为企业带动力,将奉献意识转化为企业创造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