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8月13日> > 总第201931期 > C1 > 新闻内容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马佳 通讯员 陈鑫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以来,随着晋煤集团赵庄煤业主采盘区战略转移,瓦斯肆虐猖獗、构造频频来袭、困难接连不断。尤其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原煤产量一度呈现断崖式下降,致使外运亏欠量达到“极限”,职工士气持续低迷,而作为矿山“蓄水池”的储煤场更是面临无煤可存的困境……
      困难前所未有,完成全年各项生产任务指标似乎真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百折不挠的赵庄人从未低头示弱,而是愈发坚韧执着,实干担当。汇全矿之智、举全矿之力,在短时间内实现日原煤产量稳步提升,储煤场存煤量与日递增,商品煤日外运量、月外运量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全年外运亏欠量已降至9万吨以下,完成补亏增量的任务近在眼前,其中3310工作面更是创下单月单面产量57万余吨的最高记录,赵庄煤业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主力生产矿井的责任与担当!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一切背后的辛勤付出,唯有5000赵庄儿女能够咀嚼其中的滋味。
      今年一季度,1310工作面面临落差4m、走向长度达到190m的断层;E3305工作面遭遇走向长度250m,最大坡度为24°且受复合煤层影响;5325工作面在2月份遭遇断层影响后又在二季度持续受陷落柱影响……
      这些问题导致原煤开采难度加大,生产持续受限。
     “我们绝不能再走‘出不了煤、装不起车’的‘回头路’,绝不能再走‘投入高效益低、付出多回报少’的‘冤枉路’”“我们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没有怯步,表现出的是‘奋斗不止、发展有道’的赵庄精神,‘创新创业、实干担当、坚韧执着、团结共生’的英雄品质让我深受感动,也值得我们所有人为赵庄点赞”。在赵庄煤业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关键节点上,面对矿井发展所面临的紧张局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永新的讲话字字铿锵,为每一名赵庄人传递出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攻坚克难的信心。
      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公司领导、中层干部一天一个井已是寻常,不少人更是连续半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一天离过矿。在与地质构造博弈的过程中,更有集团公司领导及相关业务处室多次深入赵庄井下现场,帮助解决难题,为矿井进一步理顺生产衔接关系、破解生产困境提供了极大支持。
      作为矿井“主粮仓”的3310工作面,曾在此负责巷道掘进的机掘准备队在遭遇上抬断层,且右帮松软塌孔的不利局面下,积极成立过构造小组,采取每班上抬200~300mm的高度,缓慢平稳度过该上抬断层,确保坡度最小化,并采用钻孔喷雾加干打眼的方式,减缓塌孔情况,确保支护质量,为3310工作面按时回采提供有力保障。
      为确保工作面高效回采,综采准备队队长李辉从提高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入手,积极制定《综采准备队关于保障工程质量达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深入现场,加强现场跟班力度,带班生产、跟班劳动,确保工作面“三直一平两畅通”。同时,为最大程度降低机电事故率,保证工作面设备的正常运转,党支部书记侯金栋天天泡在工作面,从皮带机头到工作面现场,设备巡检他事无巨细,从“三机”再到液压支架,隐患排查他一丝不苟,用自己15年的现场经验同职工攻克一个个难题;而实习技术员程凯每天升井后将各类隐患“三定”按照分部门、分班组、分时间、分类别要求进行汇总处理,为机组高效回采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各业务部室积极发挥业务职能,各项工作迅速高效地展开。
      随着产量稳步提升,选煤厂超前部署设备大修、保养工作,对全厂机电设备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确保设备高效运行。此外,为满足外运需求量,该厂从提高现有车皮利用率入手,组织经验丰富的职工进行现场评估,并积极安排检修人员进行车皮检修,确保商品煤外运“不断线”。
      不论是井下采掘一线还是地面生产单位,不论是业务部室还是机关科室,都秉承“全力以赴保综采”这一信念,在“5643”工作理念的引领下,5000颗“奋斗不止、发展有道”的心紧紧聚在一起,大家穿梭着、忙碌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没有一个人喊累,更没有一个人退缩!这种精神是推动赵庄煤业不断自我超越,为集团公司开创新时代“二次转型”新局面的重要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