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6月25日> > 总第201924期 > C4 > 新闻内容
同煤集团临汾宏大公司 围绕“三项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能
新闻作者:通讯员 朱文娟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朱文娟)同煤集团临汾宏大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紧紧围绕“36951”战略体系和“1886”行动计划,以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切入点,全面实施“13588”工作举措。今年以来,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呈现出全线飘红的喜人态势。
      严用人、重培养,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确定的“1311”选人用人导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打造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制定了《非生产单位(部室)人员“回炉”锻炼实施办法》,对近几年分配的主体专业大学生实行“师带徒”“一对一”培养,对缺乏煤矿基层工作经历的非生产人员进行“回炉”锻炼,杜绝和减少“外行领导内行”现象;每月由公司领导亲自出题,对机关科级以下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企业管理、写作能力考试,激发了年轻人学习进步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大家学技术、钻业务,争做学习型员工、技能型人才,为实现建设“创新、和谐、富强、振兴”的新时代同煤争作贡献。
      严执行、快落实,推动管理创新。一是以安全管理为抓手,增强“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十七亲自”、公司领导挂牌责任制和部门“双包保”制度,扎扎实实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到岗和安全未知危险因素辨识预控工作,消除盲区空档,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二是以生产经营为抓手,严格落实保证产量的3个条件,即必须有两个能同时生产的工作面,实现搬家倒面不停产;主提升满负荷运行每天不低于规定时间;全年生产指标按10个月平均分解,确保生产衔接不失调。积极推广230米大工作面和小煤柱、无煤柱采煤工艺,缩短停采线,提高生产能力和资源回收率。年终对照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对完不成任务指标的单位领导班子予以调整。特殊时段制定特殊政策,制定维护性安全推进措施,突出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三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上齐考勤设备,一天四考勤,无考勤记录一律不结算工资。四是严格执行《同煤集团党政一体化考核评分奖惩办法》,努力破解党建与经济“两张皮”。
      严考核、真兑现,推动制度创新。一是推行层次化管理,自下而上逐级负责,自上而下逐级考核,直达基层。逐级下放权力、下放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做到责权利对等。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指标,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执行阶梯式奖励。二是层层压实安全责任,采取公司领导包保制度、落实责任,将包保矿井指标实际情况与薪酬挂钩,连续3个月完成任务另加奖,产量效益明显提升。三是实行差别化考核,区别制定效益矿、生产矿、基建矿、子公司的考核指标。3个子公司、培训中心按要求上缴利润、自给自养、收支平衡。按完成指标比例执行等比结算单价,按照三级“苹果模式”,鼓励“跳起来摘苹果”。四是大力推行“唯效益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集中资金保安全、上产量、促销售、扬价格,在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投资外,确保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今年以来,公司吨煤生产成本平均下降20元,财务费用在去年总量的基础上又下降了20%。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