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生命。今年以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高阳煤矿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牵引,聚焦矿井关键环节改革创新,鼓励技术人员研究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使矿井的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矿井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创新让矿井更加信息化 高阳煤矿职工的手机上都装有一个矿井人员定位的APP,只要登录,便可以随时查询到每位入井职工所在的位置。这是该矿姬展鸿网络信息化创新工作室最近攻关的一项新成果。通过建设“矿井人员定位”APP管理系统,将该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通过Web发布在手机终端提供定位数据的移动查询平台,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人员所在位置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井下人员列表、轨迹明细、超时报警、设备状态、区域查询等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井下监测监控的效率和准确度。 当谈到对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想法时,姬展鸿表示:“将继续深入规划信息化基础架构,保证矿井网络体系稳定安全运行;继续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结合日常工作的各个生产环节、流程,积极探索相关的功能应用,在煤矿减人提效、办公生产自动化、智慧矿山信息系统建设领域努力钻研,推进矿井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和创新。” 创新让矿井更加自动化 在高阳矿11115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的集控室中,安装着一个智能型多路大电流监测预报警装置,该装置可实时显示各运行设备的电流值,当运行设备的电流值超过设定值后,就能自动发出警告声并通过工作面扩音系统传送至工作面,工作人员可及时通过工作面扩音系统通知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加大放煤量,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每年可创造的经济效益70余万元。 这一创新设备来自于该矿王斌俊国家级创新工作室,以王斌俊为带头人的技术攻关小组每年要深入井下生产一线解决各类机电设备故障200余次,减少影响生产的时间500多个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10余项。通过对PLC程序改进、电控系统创新改造,彻底攻克了采煤机电控、端头站、遥控器及皮带综合保护等多项技术难题,仅在修旧方面每年累计可节约资金300余万元。 创新让矿井更加高效化 高阳煤矿采掘工作面无炭柱、断层等地质构造较多,在作业过程中需进行打眼爆破方可顺利通过,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近期,高阳煤矿在三采区31109回采工作面过无炭柱时使用了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在回采工作面顺槽内向无炭柱内定向施工15~50m深的钻孔,并钻大量炸药、封好炮泥,最后进行爆破。爆破后炮孔周围岩石预裂松动(松动半径为1m),采煤机可以直接将无炭柱内的岩石割碎运走,无需人工花费大量时间打眼爆破,进而提高过无炭柱的效率。经过2个多月地试验,已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正在该工作面第4个无炭柱继续应用此项新技术。 “我们矿分别在回采和掘进工作面都进行了深孔预裂爆破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采、掘进速度比采用浅孔爆破提高30%以上,截齿消耗比未经过爆破处理时降低50%以上。下一步,我们要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积极完善、解决施工组织、爆破方案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这项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可靠,并成功推广应用,最终达到提高岩巷单进水平的目的,将采掘作业中过‘无炭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难题进行破解。”高阳煤矿生产科科长梁兆明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高阳煤矿干部职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今天的创新,就没有明天的发展。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唯有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才能争当创新先锋,不断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