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诊断为手段、以监察执法为抓手,加大排查致灾因素和重大安全风险隐患,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对全市高风险煤矿进行全面安全“体检”,此举是今年阳泉煤监分局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此次平定古州卫东煤业是阳泉煤监分局在阳泉辖区煤矿开展安全“体检”的其中之一。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煤矿安全监察战线的工作者更是忙碌得热火朝天。5月13日早8时,记者随同阳泉煤监分局体检组前往平定县古州煤业卫东煤矿。在车上,负责本次“体检”活动的阳泉煤监分局副局长易海介绍了此次安全工作计划。“卫东煤矿是一座年生产能力为90万吨的高瓦斯矿井,今天主要是针对高瓦斯这一风险对采掘、通风、机电、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5个方面进行全面‘体检’。”9时许,体检组到达卫东煤矿,工作人员便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该矿四楼会议室与矿方对接监察工作。平定县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古州煤业及卫东煤矿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对接会议。县局领导对当前煤矿安全形势作了具体分析,卫东煤矿矿长张国民就目前该矿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向与会人员作了汇报。
地面检查:查找问题隐患不放松
5月14日早9时许,在会议室,由专家组成的5个体检小组分别对采掘、通风、机电、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进行查阅,通过与各科室技术人员的对接,全面系统地查阅图纸、报表、记录、台账等多种原始资料和数据,同时调阅监测监控系统断电和报警记录、人员定位系统数据记录等,逐项验证报告、报表和相关台账、制度的真实性。
“一年停产检修规定不少于7天,拿出你们的计划执行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负责机电方面检查的专家组成员张诚边看资料边和矿方索要对应的台账本;“10号闭墙在哪里?图上对应的位置您给指一下。”防治水专家郭晶宇对照6#和15#煤充水性图,认真地比对,仔细地盘问,生怕错过每个细节;易海拿着通风系统图看得更是目不转睛,时而对着一个点位不断地了解、询问,时而走到挂图前仔细比对……一系列地提问,一系列地回答,一系列地告诫,整个会议室笼罩在一片大讨论的氛围中。
井下检查:蛛丝马迹不放过
5月15日早9时,体检组开始对煤矿井下进行“体检”。下井体检专家在与矿方简单寒暄后,监察人员便直奔更衣室,大家很麻利地换上工装,排队依次领取头灯、自救器,经过“安检通道”到达井口,乘坐猴车颠簸10多分钟后到达距离地面300多米的井底,检查人员边走、边看、边交流。走了大约20多分钟,到达了这次“体检”的目的地之一——6105综采工作面。
到达现场后,易海首先询问:“这里的配风量是多少?上隅角瓦斯多大?”技术员回答:“测试是1187m3/min,上隅角瓦斯在0.2%左右。”当走到测风牌板面前,检查人员驻足对风量、风速等数值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确保在合理区间范围内。检查组人员还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了检查,详细询问了矿方顶板的压力观测情况,并嘱咐技术人员:“顶板变化千万要注意,尤其要做好工作面两个端头的支护,如果不能及时支护,造成顶板下沉,安全出口也会变小,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冒顶。”
从进风到工作面再到回风,1100多米的距离,检查组马不停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都是必查的地方,检查组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二字。一上午的体检结束,洗漱完毕已将近14时,吃罢便饭,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总结通报:对症下药不懈怠
5月16日上午9时许,体检组一行人准时到达会议室,开始对所查问题进行集中诊断,阳泉煤监分局监察人员及专家组、市、县应急管理局、古州公司及卫东煤矿负责人、技术人员共同参会,会上专家组就查出的隐患问题展开科学论证、研判,通过对照标准、举例子、摆事实、剖析问题展开激烈讨论……集中问题形成体检报告,给出处理意见,报告一出,马上通报。
当日下午3时许,通报会开始,首先全体人员观看了安全警示教育片《违与危的骤变》,一桩桩、一件件悲惨的案例震惊了在场人员,血的教训、惨痛的事例,给在坐人员敲响了安全警钟;专家组分项目对此次“体检”做了通报,为卫东煤矿列出了问题清单,共涉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通风系统运行、重大灾害和风险辨识管控、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安全管控、应急管理等5个方面,共48条问题。
会上,阳泉煤监分局对此次查出的问题隐患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判。同时强调,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两个意识,牢固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依靠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防治瓦斯超限,做好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可靠运行,全面推进安全生产。
张国民表示,要认真核查隐患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措施,落实具体责任人,及时做好问题销号,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下午5时50分,卫东煤矿的“体检”工作结束,但阳泉煤监“体检”工作仍在继续,煤矿安全生产的路上,永远有阳泉煤监人不懈奋斗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