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29日> > 总第202292期 > B4 > 新闻内容
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以三维创新托举安全新高度
新闻作者:尤昊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以集团公司安全工作部署为指引,锚定“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立足安全文化、管理模式、智能技术三大维度,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顺利实现原煤、商品煤生产任务“双超”目标,以稳健开局为全年安全高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化铸魂 理念入心入行

  磁窑沟煤业坚持以“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理念构建起覆盖全员、全流程、全场景的安全文化生态,通过“家企联动”机制,将安全理念从矿井延伸至家庭,积极开展“矿嫂接送”“安全家书”“亲情助安”等活动,让职工在亲情纽带中强化责任意识。通过井口文化长廊、班组安全宣誓、事故警示教育等形式,将“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价值追求融入日常,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浓厚氛围。

  在“科技兴安”实践中,磁窑沟煤业创新打造VR安全培训,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职工亲身感知隐患排查时发现线索的过程,切实体会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设立“安全创新工作室”,鼓励一线职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全年累计实施小改小革项目数十项,有效降低作业风险。

  2025年,磁窑沟煤业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内涵,一方面启动“安全文化示范工程”,以矿区职工休闲公园、安全文化长廊为阵地,将“共建家园、共享硕果”理念融入景观设计;另一方面将职工安全行为与绩效考核、荣誉表彰挂钩,激发全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持续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通过家属座谈会、亲子开放日等形式,构建企业、家庭、职工“三位一体”的安全共同体。
 

  管理创新 安全治理升级

  在集团公司“136”安全管理模式的治理框架下,磁窑沟煤业创新构建“网格化+精准化”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全面推行区域包保责任制,将井下划分为动态安全点阵,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田”,实现隐患查治全覆盖、无死角;建立“双预控”信息化平台,通过风险动态评估、隐患分级管控,形成“辨识—预警—整改—反馈”闭环链条,大幅提高风险防控效能。

  针对一线作业环节,磁窑沟煤业创新实施“安全伙伴”制度,通过新老职工结对、跨岗技能共享,有效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同时,定期开展靶向安全专项检查,聚焦重点区域、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治理,推动安全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公司重点推进三项管理升级:一是深化智能化系统建设,利用5G、动态视频分析技术对井下人员行为、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异常情况秒预警;二是优化安全绩效考核体系,将安全指标与干部履职、班组评优深度绑定,压实各级安全责任;三是强化应急管理能力,通过多场景实战演练、智能化救援装备升级、常态化辅助救护队训练,构建“平战结合”的快速响应机制,切实提升矿井抗风险能力。
 

  智造赋能 构筑安全屏障

  磁窑沟煤业将智能化矿山建设作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抓手,建成智能掘进工作面,实现掘锚一体机远程控制、掘进支护一体成型,大幅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从源头减少高风险岗位作业人数;主运输系统引入远程监测点,24小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作业点人员状态,故障发现效率显著提升;通风、排水等系统依托智能传感网络,实现远程集中控制与自动调节,有效避免人为误操作风险。

  在“无人则安”理念引领下,磁窑沟煤业加快推进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改造,多个硐室、泵站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联动,为矿工创造更安全、更体面的作业环境。同时,依托智能化管控平台,矿井安全监测数据实现“一屏统览”,管理层可实时掌握安全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下一步,磁窑沟煤业将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与现实交互的“平行矿山”,通过仿真模拟优化生产流程与应急预案,推动安全管理从经验驱动与数据驱动并行,同步开展全员数字技能培训,设立“智能化创新工作室”,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技术优化,形成“人机协同、共保安全”的良性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