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22日> > 总第202291期 > B2 > 新闻内容
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新工人上讲堂 从“听讲”到“主讲”
新闻作者:张琦琪 刘佳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是我设计的PPT,演示了矿井水从上水到净化处理的全流程。”近日,在古城煤矿供水队的会议室,入职仅半年的新员工张琦琪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矿井水处理系统。据悉,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供水队正创新开展“新工人上讲堂”活动,通过让一线员工讲解矿井水处理全流程,全力培养“一岗多责、技能复合”的全能型人才,为矿井安全生产储备更多技术力量。

  面对矿井水处理工艺复杂、设备更新快的技术特点,传统“填鸭式”培训已显不足。供水队创新性提出“岗位练兵+课件开发”双轮驱动培训模式,要求新入职技术人员在3个月内独立完成专业课件开发,并面向全员授课。

  “以前是干部讲我们记,现在是我们自己讲,还要讲得清楚、干得明白!”张琦琪说。

  过去培训是“干部讲、员工记”,现在要求新入职的员工把知识吃透再输出。新员工需经历工艺流程实地研讨、设备参数采集、设备故障处理等环节,最终形成包含工艺流程和讲解视频的矿井水全过程工艺流程标准化课件。

  “自己讲一遍,才发现以前很多细节还没有吃透。”张琦琪说。为了备好这堂课,她翻遍了技术手册,还向老师傅请教了故障处理经验,“现在我闭着眼都能想出工艺流程图!”

  为了给台下的同事讲清岗位上的风险和隐患,刘佳在各岗位扎根数月,从术语定义到具体内容,结合供水队工作实践的介绍,让队员深刻地认识到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出现紧急情况如何处置。

  “现在走到哪个环节都知道该看什么、做什么,心里特别踏实。”刚通过考核的新员工郭琪说。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提高队组的安全水平,更营造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队里员工人人都能当“讲师”。

  活动开展两个月来,已有3名新员工完成了课件开发。“准备课件的过程倒逼我要系统梳理知识盲区。”韩雪坦言,为了讲清楚超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的处理原理,她查阅了数十篇专业论文,向老工人请教了几十次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不仅自己熟练掌握了设备的各项操作和应急处置,还能把要点讲给每一位同事,让“我会”变成了“人人会”。

  “新工人上讲堂”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提升,激活的更是整个团队的学习基因。“我们用这种方式努力打造‘知识共享、经验共鉴、技术共进’的学习型组织,实现了过去各管一摊到现在人人都是‘多面手’。”供水队队长张旋介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