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2月11日> > 总第202281期 > B2 > 新闻内容
王凯:在监测一线诠释担当和奉献
新闻作者:王山山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凯,晋能控股集团成庄矿监测队监测二组监测一班班组长。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井下瓦斯监测监控岗位上,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敬业篇章。
 

  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自参加工作起,王凯就是出了名的爱钻研。他还是一个技术“小白”的时候,就跟在师傅后面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干活技巧,下班之后再复盘总结,没弄懂的第二天上了班再问师傅,直到完全清楚原理和解决方案才罢休。“我深知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不高,那就只能下苦功,别人学一遍,我就学两遍、三遍,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有所成。”王凯说。渐渐地,他成为工友口中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工作经验的行家里手。

  出众的维修技术和故障判断能力,让王凯破解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难题。有一次,一个综掘面配电点的设备偶尔会出现短暂的通信不畅,一开始大家以为是设备的问题,但在更换传感器、分站、线路摇测都进行排查后,故障现象还是会不定时出现,造成工作面故障闭锁,影响队组的日常生产,给班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队组将维修工作安排给了经验丰富的王凯,他接到任务后,详细了解故障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判断肯定是监测设备受到了未知因素的干扰,经过多次排查,也没有找到原因。“那段时间急得王师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解决办法。”工友回忆当时的情景。王凯深知急中易生乱,他沉下心来,又重新梳理故障现象,调整解决思路,最终通过研究机房监控数据、配电点其他用电设备的停送电情况,经过仔细排查分析后,发现了只要某台设备频繁送电,就会出现监测传感器短暂不通讯、重启现象,于是他着手开始进行配电点改造,为监测监控设备建立专用的接地极,之后故障现象没有再出现。
 

  班组里的坚实后盾

  因工作出色,2019年王凯成为班组长,刚适应班组长岗位不到1年,2020年因监测队段河监测组需要,他远离矿井本部,去了几十公里外的段河井区。“当时正值段河井区新巷道布置,原来的班组因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班组成员面对未知挑战压力很大,整个班组的士气比较低迷。队组领导觉得我工作时间长,熟悉专业,同时和队组人员比较熟悉,于是安排我去段河监测组担任班长。”王凯说。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后,他迅速熟悉业务知识,认真了解班组成员的业务水平,调整工作分工,很快使班组工作走上正轨。“王班长刚到就要来了监测系统图、人员定位系统图、抽放系统图等一系列专业图纸,每天下井都拿着图纸认真比对,一段时间后巷道的系统分布就完全被他吃透,之后他列了详细的计划,每班之前都安排了当班的工作量,既兼顾了重点工作,又兼顾了日常巡检,我们都很信服。”班组成员孙波说道。
 

  工友心中的“老大哥”

  在日常的工作中,王凯总是第一个到值班室,给下井的每一拨作业人员写清当天的工作任务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整改检查发现的隐患。晚上准备、调试好第二天的安装设备,统计完备品备件,修理好调校的充气装置,最后才离开。凡是急、危、险、重的任务,他都冲在最前面。“王班长是我们的‘老大哥’,我们打心底里佩服,只要是重点工作,他从来都主动调班,一定第一时间到现场。他从来没有因为资历深就当‘甩手掌柜’,只要是他当班,他从来都是把最重的仪器背在身上,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跟着他干,我们觉得踏实。”工友张龙说。王凯作为班组长积极推行班组绩效考核,根据工作强度和难度,给予相应工分,在班组营造多劳多得、能者多劳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