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中有园,园中有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在三晋东南方的高平市境内的红色圪台山上,崛起着一座现代化创新型煤炭能源企业——晋能集团晋城公司野川煤业。这座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规模90万吨的矿山企业,从建矿初期就与时代同频共振、创新发展,先后荣膺“山西省现代化矿井”、科技创新“双十佳煤矿”、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全国安全高效(特级)矿井,成为晋城煤炭产业升级的探路者。
井上“花园式”,井下“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积极探索实践高效节约开采、绿色开采,已然和正在成为野川煤业这座新建矿的时代坐标。
理念创新
在绿色发展中提升“颜值”
建矿伊始,野川煤业就秉持“安全、环保、人文、效益”的发展理念,坚持生产建设与环境建设一起抓、同施工、同验收,在环境建设上投入资金4532.1万元,占到总投资的8.2%,矿建的顶层设计就打下了“绿色”的底子。瓦斯抽采坚持以用促抽、以抽保安,矿井水、生活水及矸石排放坚持减少排放与扩大利用相结合,生态修复治理坚持“建一座矿山、美一域环境”,强化“绿色”经营、循环经营,尽显洁净、绿色、高效的低碳宗旨。花大力气治理环境、保护环境,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从理念上着眼,从循环上着手,从治理上着力。如今,一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和谐型的“花园式”矿山已经尽情舒展在长平大地的红色圪台山上。
技术创新 朝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奔跑
在野川煤业的百米井下,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处处可见,亮点频呈。
天轮飞旋,乌金滚滚,“量身定制”的新型智能化综放“三机”配套设备,实现了煤机遥控作业、支架自动跟机、自动雾化除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井下水泵房等要害场所的智能化管理,达到了集中远程控制、无人值守;作为全省首家应用井下探放水视频智能识别的煤矿,智能化、数字化矿井初见雏形;在晋城市地方煤矿中,首家在井下工作面使用聚酯纤维网进行回撤通道施工;将无极绳绞车运输升级改造为无轨胶轮车运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监测监控系统和大数据运用,使煤矿安全生产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联轴节创新改造、设备列车牵引装置等自主创新成果显著,用小科技点燃了创新驱动的大引擎。空热机余热利用、煤场洗车平台、喷雾设备、防抑尘设施等,推动文明生产大整顿向纵深发展。
2019年,野川煤业秉持“讲诚信、守规矩,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工作理念,实干创新,奋力作为,首次采用无轨胶轮车进行综放工作面跨采区搬家倒面工作,提升了搬家倒面效率和安全系数;采用千米定向钻机打长孔、埋管抽放等综合抽采方式治理瓦斯,有效降低了工作面瓦斯浓度;完成了带式输送机集控系统安装工作,实现了皮带运输系统的远程监控、联锁控制,完成了调度楼配电柜、澡堂、餐厅、公寓楼四处用电负荷较大场所的智慧式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智能化矿山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自主创新
三位一体沿空留巷技术推动绿色开采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高效节约开采、绿色开采,关键在技术创新。”野川煤业董事长张文斌介绍说,“近年来,我们坚持走技术创新的路子,努力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进行‘支、卸、注’三位一体沿空留巷采煤方法课题研究和试验推广是我们在技术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攻关项目。”
高瓦斯工作面隅角易超限,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安全管理压力大;外围巷道受动压影响变化大,维护成本高,采掘接续紧张,制约产能;动压区段煤柱留设尺寸大,优质资源浪费严重;矿井强化瓦斯治理、缓解采掘接续紧张、提高资源回收率、降本增效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本矿及晋能集团下属各矿瓦斯治理与巷道支护中存在的共性和主要问题,2017年6月,矿方与专业合作技术方专家团队进行合作对接;2018年3月15日,晋城公司专家组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论证;同年11月,签订合作协议;2019年3月,进行井下测试、设备调试、地面试验、培训;同年5月,成立了以董事长张文斌为总指挥的厚煤层沿空留巷项目领导小组,开始在二采区首采面首次实施推行沿空留巷工艺、丫型通风系统应用;同年12月底完成留巷550m。
该项目的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总概为:“支、卸、注”三位一体,佐之以全方位实时矿压监测。其中的支护系统由预掘大断面三维高强度支护、超前单体支柱支护、超前铺网木点柱挡矸切顶、柔模混泥土墙体巷旁支护、单体柱π型梁临时支护、巷旁切顶区强化支护6项构成;采用深孔欲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注浆采用特殊构造区煤岩体改性技术;进行全方位矿压实时监测分析反馈。
“支、卸、注”三位一体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和首次应用,突显出其明显的经济与技术效益:有利于合理优化采、掘、抽布局,缓解采掘持续紧张;提高12%的煤炭回收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在本试采工作面可留巷780m,可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9202万元;消除了上隅角,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墙体预留采空区抽采钻孔自动形成,提高了工作面抽采率,缓解了通风系统压力;消除了巷道煤柱,避免了遗留煤柱对下部煤层造成的应力集中。该研究项目被评为集团公司2019年“优秀科技创新项目”。
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多层面的先行先试,开启了野川煤业黑色经济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使野川煤业在绿色开采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构建起了安全、环保、人文、效益多位一体的“立体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