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2月10日> > 总第201946期 > C3 > 新闻内容
晋能集团晋城公司南河煤业 文明生产 编织安全“防护网”
新闻作者:记者 来虹 通讯员 郇达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来虹 通讯员 郇达)文明生产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8月份开始,晋能集团晋城公司从强化矿井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入手,在系统内各煤矿全面开展文明生产现场大整顿工作。所属南河煤业以创新的“1234”工作思路为导向,定位明确,靶向发力,强力推进煤矿的文明生产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文明生产促安全发展的新路子。
  朝着“一个目标”。围绕打造“幸福南河”目标,通过文明生产行动,从改变煤矿的“黑、脏、乱、险”入手,着力为矿山职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作业环境。
  强化“两个挺在前”。在系统内率先建立起井口安全文化走廊和井口等候室,对入井“七步法”进行了统一性、系统性、规范性管理。把风险挺在隐患前,创新实施“一岗三述三化一确认”和安全确认“六步法”等办法,强化入井管理;以“老带新”“一对一”的方式授之以渔,提升井下职工的风险识别能力;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1+4”模式,强化现场动态风险管控。把隐患挺在事故前,建立起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式”运行机制,执行矿、队、班组、岗位四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落实“三个稳定”。在人与人、人与机、人与环境经过一定的磨合和相互适应后,尽量不做人员调整,确保“稳人”;做到“思想有波动不下井、不延长工作时间、不随意安排加班”,确保“稳心”;不在8小时内赶进度、不搞月末年终突击生产、不要一米没有安全的进尺,确保安全生产“衡产、稳产”。
  实行“四化”管理。组织生产规范化。按照“先规范、后标准“以规范促标准”的原则,不以“产量、进尺”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对人员入井安全确认,人员组织是否到位、工具器材配备是否齐全、设备维护保养是否到位、生产组织是否紧凑、工时利用率是否合理、计划外停工后的相关辅助工作定额是否制定并执行到位等进行全方位考核,以确保井下8小时安全高效运行。生产作业标准化。按照《标准岗位流程规范达标作业》要求,制定标准并考核实施;将岗位操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逐一辨识评估,形成岗位操作安全风险清单,逐个制定出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每个作业岗位人员,并以矿领导入井带班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检查的形式,每班一次进行严格检查落实;着手进行“岗位交接班清单化”先行先试工作,以岗位流程作业标准化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培训教育体系化。常态化进行安全警示教育,邀请晋城煤监分局等单位专家对发生在全省近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案例剖析和安全警醒,广泛收集各岗位流程点已发事故的警示教育片经常组织观看;以提升全员素质为抓手,创新和完善岗位培训体系,配套训考教室,保质保量完成安全规程,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以“做合格员工”为倡导,抬高职工入职上岗安全门槛。安全考核团队化。在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中强化“三保”动态管理,建立起岗位、班组、科队、区块四级安全联动考核机制。
  “文明生产工作做得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能落了地,煤矿安全生产才能有保障。”南河煤业矿长张茂生深有感触地说。以“1234”工作思路为导向引领,南河煤业开展文明生产现场大整顿精准发力、深入进行、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综采队自制了井下洗鞋机等煤泥清理装置;机运队在胶带大巷主皮带上方安装了移动厕所;各业务科队对照各级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综合办牵头对地面及“两堂一舍”进行了大整顿……全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标准、用标准”的原则,就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整顿,原来煤矿存在的“黑、脏、乱、险”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为职工营造出了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产作业环境。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强化现场管理;规范生产、标准化作业,促进了人、机、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统一。通过文明生产现场大整顿,有力地推动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朝着从“严守死亡之门”向“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更高目标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