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工作掠影
今年上半年,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矿井原煤总产量137.5万吨,掘进总进尺14000m,瓦斯抽放进尺19800m,完全成本374.16元/吨,销售收入75544.7万元,实现利润10869.35万元。为何西曲矿全体干劲如此足?原因就是2019年适逢西曲矿正式投产35周年,全矿上下正卯足了劲要再创新高,为这一庆典献礼。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西曲矿如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
西曲矿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大手笔擎画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蓝图。西曲人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怀揣梦想牢记使命建新功,以新气象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基”带动蓄潜力
“我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突出发挥人的现场把关作用,积极营造安全氛围,努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三基’建设,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形势稳步向好。”西曲矿长李永东认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持续加强“三基建设”,建强战斗堡垒,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基层建设上,西曲矿侧重考虑安全制度的可行性、政策落地的实效性,重点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安全红线管理制度等31个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基层建设分级管理,每月开展优胜队组建设考核,通过创建优胜队组、达标队组、“六型”班组,树立典型。今年二季度,西曲矿荣获集团公司班组建设先进单位。
在基础建设上,西曲矿各层级责任得到进一步明确,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了全矿各层级、各部门563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作业面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正规流程作业。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尤其针对滑坡和反复现象,不断补齐短板,全面整改落实。井下沿线施行责任包保制,强力推行“分级”验收,各项任务明确到岗、责任到人。积极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上半年共检查工作面783面次,查出问题2897条,全部按照“五定五落实”要求进行闭合管理。
在基本功建设上,西曲矿大力开展干部职工素质提升、职工行为规范治理、安全培训教育,在“培训抽考、干部准入、技术比武、岗位安全确认”等基本功建设项目上走在兄弟单位前列,今年一季度荣获集团公司基本功建设优胜矿井,并制定了“一面一策”管理机制,全方位安全防控网络逐步成型。
针对安全基础不牢、职工行为规范差、执行力低等顽疾,西曲矿果断采用重奖重罚正向激励法。上半年共兑现奖励668.5万元,扣罚51.8万元,对一般“三违”共计罚款26.9万元,井下队组安全账户共奖励293.4万元,扣罚7.5万元。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针对认不清、想不到、管不住的安全问题,大力推行“双预控”管理。全矿范围内从12个方面辨识出安全风险166项,上半年根据生产实际,共开展专项辨识46次,全面构建了矿、区(科)、队和职工四个层级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坚持以隐患闭合管理为目标,及时“五定”落实,销项清零。
此外,西曲矿各级干部扑下身子,深入现场,各类安全监管人员充分发挥现场监督指导作用,全矿干部职工努力践行“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管理理念。上半年,各级管理人员共查处“三违”人数3163人次,月度安全自检共查隐患问题2886条,安监小分队日动态巡查共查隐患2826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98份,实现了区域、时间、环节全覆盖监管。
针对安全意识淡薄、行为习惯随意、自主保安能力低下等问题,西曲矿着重对规范作业行为及十个薄弱环节开展了重点整治。全面推进人员行为治理,重点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人员素质提升上做文章,着力解决职工在思想意识、操作行为中遇到的不解和难点;上半年分6期对140名班组长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分专业组织了6次班组长座谈会,培训抽考2564人次;召开了“西曲矿第二届班组长节”活动,对基层的67名模范、优秀班组长和先进班组集体进行表彰,提高了班组长的荣誉感。
正是这样高定位、高标准的奋斗目标,精细管理、人本管理相结合的措施,不断夯实了“三基”建设,为煤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党建拉动提实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前进方向。西曲矿党委书记韩新杰提出“内练内功、外树形象、内外兼修”的工作思路,全矿党政一心,着力提升煤矿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西曲矿在集团公司“112”基础上拓展建立“11210”包保制度体系,助推安全生产。“11210”制度即1名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个党总支部或直属支部,联系2个党支部;每名矿领导班子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至少包保10名井下职工。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该矿通过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跟踪了解,定期对联系点“三基建设”、包保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明确措施,及时整改。组干科建立了包保台账,将科级干部包保情况和效果纳入积分管理,与个人业绩、绩效挂钩考核。
为使干部管理数据化,增强可操作性,西曲矿出台了干部积分管理考核办法。对党总支部、支部书记,区(科)队行政正职、行政副职干部分井下、地面,从出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精神文明、信访稳定、全员素质提升等方面逐月打分。年度排名前10%的,符合条件的可列为后备干部;排名后10%的,视情况予以经济处罚,并予以约谈、批评教育、组织召回、直至组织处理。开展干部积分竞赛,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比出勤、比干劲、比学习、比状态、比奉献的竞赛热潮。
历来干部挂职都是下基层,但在西曲矿却突破性地实现了向上、向下双向挂职,为干部人才队伍成长开辟了一条就近通道。生产职能科室、机关管理部门中学历高、理论素养好、专业技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科级干部,可向上挂职,到集团公司对口部门挂职锻炼;学历高、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井下生产单位干部可到生产职能科室挂职锻炼;对理论水平高、基层经验相对少的机关科室干部,依据本人意愿可向下挂职,到井下一线队组挂职锻炼。双向挂职不仅可以使干部经受锻炼、积累经验,还可以为他们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全面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保护矿工的平安一直是西曲矿党政放在首位的头等大事,他们努力探寻着安全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契合点。今年,西曲矿党政开展了以“感恩有你 安全同行”为主题的职工家属开放日活动,将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三确定为开放日。当日,家属们亲身参加一次班前会、亲口品尝一次班中餐、亲眼看一看工作环境、亲自井口迎一次亲人、亲临参加一次座谈会。通过活动地开展,职工家属对煤矿工作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对亲人的工作更加支持,从而构建起了矿井、职工、家属“三位一体”的亲情安全监督体系。
此外,西曲矿党政制定了特殊人才选拔、使用和管理办法,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出踏实肯干、勤奋好学、默默奉献的技术职工。2018年6月,矿党委筹建了党建活动中心,同时试点筹建了5个基层党建工作室。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开展党内活动千余次,成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接受党性教育的大学堂。
西曲矿坚持把党的领导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中,让国企党建的独特优势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与切实践履,实现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使党建工作成为西曲矿改革发展的“生命线”。
创新驱动添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创新基因正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企业血脉之中。
西曲矿不甘人后,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为抓手,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作为西曲矿的科技创新担当,总工程师郑文贤当仁不让。他带领团队为实现无人值守、减人增效的目标以及推动“两化融合”废寝忘食,目前西曲矿部分系统已经实现无人值守和数据传输功能。
西曲矿井下9个变电所于2015年前先后实现无人值守功能,数据全部通过井下以太环网上传至地面核心交换机,地面任务楼建有电力调度中心一处,数据经核心交换机传至监电力调度中心对井下变电所设备监控,设备全部实现四遥功能,节约人员26人。系统附带的智能零时限防越级跳闸功能和漏电防误动作动能,是山西焦煤集团第一家实现井下短路防越级跳闸功能的矿井,并获得山西焦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无人值守变电所的研究获得山西焦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煤矿运输系统也建成了信集闭监控系统和架空乘人装置系统。信集闭监控系统,负责控制井下信集闭系统、监控井下各类车辆运行情况,单独建有网络系统,集控系统位于任务楼机车运输监控中心。今年4月,西曲矿对两部架空乘人装置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功能系统数据接入环网,数据已接入地面监控中心。两套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可为煤矿节约人力18人。
在科研团队发挥职能的同时,西曲矿通过各项举措激励全矿职工的创新热情,挖掘自身潜能。
西曲矿创建了郑占伟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柴卫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及张姬职工创新工作室,其中郑占伟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还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各工作室带头人组织实施“五小”项目,解决技术难题,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在技术攻关和技艺传承等方面起到传帮带的作用。2015年至今,西曲矿激发职工1700余人参与“五小”项目275项,可采用项目151项,研发项目38项,现已推广102项,涉及工艺改造、创新发明等,产生直接效益1000万元左右,间接效益3900万元左右。其中,2018年完成并申报“三基”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项目《皮带边撕裂保护装置》等48项,今年前半年共收集整理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皮带水煤处理系统》等75项。
职工科技创新情绪激昂,硕果颇丰。目前西曲矿共拥有17项专利,近3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仅今年上半年就有新申请专利7项。
全员科技创新热潮推动西曲矿在科研创新、保安提效、成果转化、减免税额、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改革推动增活力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那么,煤矿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何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创新。西曲矿积极促进改革落地,总结前期契约化管理试点经验,对全矿所有单位实行契约化管理。他们积极开展转岗分流工作,进行科室合并,精简机构,有序对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推进大集体改制进程,有效地健全了经营机制,增强了经营意识,推进了改革改制,实现了对内增效、对外创收,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西曲矿以全面契约化管理为手段,对52个单位的指标、单价进行了精细测算、准确核定,制定了近两千种内部服务价格,并与成本挂钩,每月依据产值进行结算。井下队组契约化管理范围延伸到设备租赁和电费等综合指标,取得实效。2018年4月,综采二队创下单头、单面日产原煤8000t的矿历史最好水平;2018年11月,掘进二队创最高纪录460m,单产单进名列集团公司前茅;地面及后勤生产实行产品内部市场价格结算,机关及后勤生活服务实行工资费用总承包,今年上半年,地面生产经营厂点实现产值1693万元,其中,对外创收222万元;加强井下材料的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工作,回收761.51万元,复用413.15万元,修旧利废价值211.59万元。
为化解人员机构庞大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之间的矛盾,西曲矿更加重视工作安排的合理性和饱满度,更加关注工程质量和运行效率,更加强调定岗、定编、定员、定资工作的重要性。今年全年转岗分流任务指标350人,目前已完成179人,完成全年指标的51%。在机构精简上,西曲矿撤销了档案史志办公室、离退休职工管理科等科室,将业务和人员重新分配调整,集约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形成。
除此之外,西曲矿还对多经系统积极进行大集体改制,上半年,通过外采统销完成精煤销售3.6t;承揽加工、修理业务,实现产值116.05万元,利润150万元。
西曲矿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主动作为,加力提速,用一个个出彩汇聚成“多彩”,用一步步出彩凝聚成“浓彩”,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