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猴子无意中捡到了游人的手表,聪明的小家伙也知道手表的用途,于是它便利用手表安排猴子的作息时间,并很快当上了猴王。其他猴子看到了手表的好处,就天天等着捡到游人的手表,有的甚至去争抢游人的手表。猴群中拥有手表的猴子越来越多,而且因为游人来自不同国家,手表的时间也不一样。于是,因为时间的争吵也多了起来。最终,没有手表的老猴王又回到了王位。因为它发现只有一只手表的时候才能确定时间,手表多了时间会不同,只会让猴群无所适从。
这个寓言告记我们:手表多了并不能告诉人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干扰人们对准确时间的判定——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将这个定律引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之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一是制度的标准其根本是唯一性。当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同一类问题时,制定制度标准必须是唯一的,如果出现两种标准,就会使基层单位无所适从。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整体性、全局性的标准有一个就足够了,这样才能体现出制度标准的严肃性。各管理部门应在遵循制度标准整体性、全局性的前提下,把管理的重点落实在事物的不同特性上,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制度标准,这样就可以确保制度标准的全面覆盖,为管理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二是“多头管理”有可能演变成“没有管理”。管理是由人执行的,那么管理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渗透人的本能特征,即执行的惰性和趋利性。也正是因为人的这一本能特征,在具体管理中往往会因为涉及部门或个人利益问题,就出现了要么多个部门重复管理,要么相互推诿,造成管理真空,多头管理现象的存在就有可能导致从“众人都管”变成“没人去管”。因此,在管理职责明确的前提下,要简化管理程序。这样,制度的落实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在管理过程中,要制定具体的规范要求,只需要一个标准就可以了,标准多了且都不相同,只会使各项管理管而不实。因此,正如手表定律一样,安全管理的“手表”只要“准时”,有一支就能给整个团队发出准确无误的指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