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9月11日> > 总第201834期 > C6 > 新闻内容
新技术结出新果实
新闻作者:通讯员 张健伟 张健东 郭更新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8月28日,全矿掘进巷道共使用铺底运输车8辆,全天累计运行1017公里,车辆状况正常,铺底质量达到技术标准要求……”这是同煤集团塔山煤矿调度晨会上汇报前一日铺底工作的一幕。
  近几年来,塔山煤矿以“夯基础、上台阶、创水平”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掘进专业管理和工艺工序优化改进,先后实行每周一评末位停产整改制、“一面一策”动态达标制等管理制度,每周召开掘进技术分析例会协调掘进各生产队组存在的问题,促进全矿掘进队组安全高效发展。
  新使命呼吁新担当,新时代召唤新作为。今年以来,该矿又瞄准掘进铺底技术改进,优化工序工艺,由原先的料车干式铺底改为运输车湿式铺底,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成功实现铺底运输车日累计安全运行达一千公里的好成绩。
  统筹布局,组织得力。塔山煤矿原先使用料车铺底需人工支设模板、卸料、搅拌、人工抹平步骤较多,需要人工进行卸料延长了铺底时间,搅拌时需要人工使用振动棒进行充分搅拌。作为现代化千万吨级矿井,料车干式铺底已无法满足生产实际要求,提高铺底工作效率,创新铺底工艺工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切实加强掘进巷道铺底工作,该矿统筹规划布局,成立专门的掘进铺底工作调研小组,由专人专管,负责研究铺底设备改进和工艺工序的改造,多次召开掘进技术例会和井下巷道现场会,结合矿井实际,分析研究现有铺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调研组带着需解决的问题前往各先进煤炭企业和铺底设备厂家参观学习,并组织技术人员编写调研报告,对各设备厂家的铺底运输车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说明,着重对不同型号运输车的优缺点经行了详细比较,为改进掘进铺底工作建设提供了严谨的科学依据和可靠的行动指南。 
  装备升级,技术引路。塔山煤矿以“促升级、抓落实”为工作重点,通过多方调研学习和认真比较并召开专题会议征求全矿各掘进队组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引进莱州亚通公司生产的JC2.5铺底运输车。该车能够适应煤矿井下狭小空间的特点,进出料口前置,全程操控可由驾驶员一人完成,降低人工成本,而且罐体仰角小,出料效率高,残余率低。使用运输车铺底只需要人工支设模板、人工抹平步骤,节省劳动强度,运输车搅拌工作由输料孔进行,运输车有自卸功能,节省了铺底步骤,输料孔搅拌物料均匀,即节省人工又提高了铺底质量。
  为做到专业人干专业活,面对全新设备和驾驶员专业方面空白的实际,该矿推行“实学工作法”,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学习,现场看、现场学、现场沟通交流。同时,安排技术人员为每名驾驶员讲解铺底运输车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检修标准等,通过一系列专业培训,进一步强化驾驶员专业技能,真正达到精通原理、熟练操作、快速维修的目的。 
  除此之外,该矿还不断加大对铺底运输车故障问题整治力度,从提高运输车质量、日常维护保养工艺标准、加强检修过程卡控等环节入手,不断优化运输车保养检修作业模式,对每一台车辆实行“记名检修”包保责任制,建立车辆“病历档案”,加强跟踪管理,有效提升了运输车安全运行质量,为高质量铺底提供优质“良驹”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工艺,协调推进。塔山煤矿狠抓掘进现场工艺工序衔接,为有效提高铺底效率,要求全矿各掘进队组在每天的班前会上对每名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安排、有序组织,并对铺底每项工作流程进行时间界定,力争做到“无缝”工序衔接,避免人员在井下延误或浪费工时现象的发生。
  同时,该矿结合井下工作面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铺底实施方案,调整铺底班次,将原先的中班和夜班铺底改为早班和夜班铺底,有效的错开工作面生产时间,缓解生产用车紧张的情况,更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率。合理安排铺底车辆趟次,根据井下不同盘区运输铺底料所需时间长短不同,对各铺底运输车制定切实可行的铺底计划,并建立严格考核措施,通过奖优罚劣,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铺底工作能够稳步推进。
  创新,犹如一股巨大的洪流正涌进社会的每个角落。塔山,作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吨级矿井,正在这个大潮大浪中奋勇前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