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透水事故,5条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7·31”透水事故,公司的董事会、矿长被免职,总工等6名同志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有26名同志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7·31”透水事故,矿井停产整顿长达18个月,273名矿工兄弟生计无法保障。
“7·31”透水事故,伟峰煤业曾经的荣誉一票否决,曾经的一切一切、万千的努力付之东流。
“这次透水事故有太多太多说不出的痛,太多太多无法抹去的心灵创伤,真是难以表达……”山西平定古州伟峰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明谈起5年前的一次透水事故,依然悲痛欲绝,深感痛心。
山西平定古州伟峰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晋煤重组办【2009】72号文批准的整合项目保留矿井。于2010年12月份批准开工建设,2016年3月18日批准为高瓦斯二级标准化,核定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的生产矿井。2013年7月31日18时15分,在没有查清15101回风顺槽工作面正前方及周边积水情况下违章安排冒险掘进,导致工作面正前方采空区积水在综掘机作业时瞬间溃入施工巷道,导致了5名矿工遇难,直接经济损失871.03万元的事故发生。
“事故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的发生暴露了主体安全责任落实的不到位,对井田周边小煤窑采空积水隐蔽致灾地质认识不清,对老空区积水危害性重视不够,职工现场安全应对能力不到位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王金明矿长分析了事故的原因并对今后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整章建制 明确主体责任抓落实 面对困境,伟峰煤业积极应对,不退缩、不懈怠,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首先对公司班子成员进行了重新任命,下发了《矿长授权书》,明确了由矿长授权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瓦斯员、调度员、防治水技术员、安全员具有遇险处置权和紧急避险权。同时组织编写了防治水中长期规划、设计、措施,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三区做了重新划分,并投资85万元重新设计编制了《山西平定古州伟峰煤业有限公司水患(老窑、采空区积水)补充调查水文地质报告》《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的评审意见和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完善了矿井充水性5种有关图纸,建立了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气象资料等有关基础台账,为矿井今后开采设计、防治水管理、施工的查明、摸清、探明、放净四步探放水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多措并举 治理地质灾害防隐患 根据伟峰煤业水文类型地质资料反映的实际,该矿积极开展水害预测预报,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完善防范措施,消除隐患。采用“物探先行、钻探跟进、化探验证、综合探测”验证方法,查清掘进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和水害防范措施,加强对古空老窑和周边小煤窑的调查研究,为防治老空水害提供详实的资料。
与此同时,聘请专家论证,投资1288.36万元,对15101西北400~700米砌筑浇筑了长560米、深10米、厚0.3米的挡水墙,把来自于15101西北方向所有小煤窑及地面积水坑70米×100米×20米,积水有30万方的地面积水和采空水全部拦在了15101工作面以北700米以外。同时在采区范围内投资113万元打了三个深井,直接把15号煤的采空水及上层6~10号煤采空积水抽放到污水处理站达标排放,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严防预判 提升全员防范意识做保障 根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前对风险正确预判,长探加短探,消除盲巷,查漏补缺,初齐短板。单孔验收实行四单五签字视频验收台账长久存档管理,直至该巷回采结束后方可销账,为采掘过程中防突水提供保障。
全面强化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培训,组织井下职工开展水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职工防灾抗灾的能力。通过利用每周五召开的“安全办公会”,每年的7月31日伟峰煤业的“安全警示日”以及各种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同时组建了14人的探放水队伍,配备了2名专职防治水技术员,重新购买了ZDY1200S型钻机4台,ZDY1900S型煤矿矿用全液压坑道全点机1台,全力保障防治水工作的有序开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伟峰煤业既深刻反思事故教训,同时更以此为鉴,学习好经验、借鉴好做法,加强了领导主体安全责任的落实,强化了防治水的管理,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用王金明的话来讲,“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只有打不到的钻孔,没有探不到的老空水’的理念,牢记底线,不越红线,时刻做到‘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持续发展的本质矿井就不难实现。”
本报记者 马佳 刘振兴 通讯员 王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