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24日> > 总第201827期 > C3 > 新闻内容
加长“短板” 确保顶板安全管理到位
新闻作者:通讯员 徐金华 李康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徐金华 李康)今年以来,潞安集团漳村矿在持续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的同时,下大力气狠抓矿井在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从工艺改进、加大投入、紧盯关键等方面着力夯实基础,确保短板变长、劣势不劣,为安全生产的稳步提升创造了有力条件。
  作为一个开采60年的老矿,生产战线延长、采深不断加深,尤其是随着矿井向西扩区的不断深入,地质条件日趋复杂、顶底板压力增加,给顶板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该矿生产科科长张亮说:“漳村矿从建矿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历程,采深从原来的100米到400米,现在咱们的采掘主战场,采深全部在500米甚至到600米,所以说对于顶板管理来讲,随着采深的延伸,咱们顶板支护设计和巷道质量的建成就是重中之重。另外,我矿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所以说在过地质构造区域,又是一个最大薄弱环节。”
  面对顶板管理的重重难题,该矿变难题为课题,想方设法拉长短板。今年年初,该矿就邀请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对涉及顶板管理设计的巷道支护工艺革新、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会诊,并制定了完善的解决方案。通过专家指导,彻底改变了原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顶板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480水平区域,采取了“扩帮—喷浆—注浆—支护加固”的综合工艺,巷道支护的密度和强度有所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压力增大、条件复杂的区域,将锚索布置由原来的“212”结构增加为“323”和“434”布置;锚索也由335mm升级为500mm。
  进入下半年,该矿继续将顶板管理作为矿井安全的关键一环和短板来抓,结合生产实际,深挖细找各方面的问题,充分研判矿井顶底板面临的形势,并针对性的制定加强方案。
  张亮谈到:“后半年漳村矿针对在顶板管理在采掘衔接方面,主要管理好几个环节,首先是,2506回采工作面圈定,就是小煤柱动压掘进是一个管理的薄弱环节的难点,其次就是2603工作面的圈定,即临近文王山大断层,采深比较深和地质构造也比较多,相对来说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这是我矿过特殊区域地质构造顶板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最后就是漳村矿25采区和480采区动压巷道的修复,这是三大难点和需要重点管控的地方。”
  下半年,该矿将从强化基础措施的落实方面进一步提升顶板管理。加强矿压监测,对于正在施工的采掘工作面,50米范围内每班进行一次监测、采区大巷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定期巡查、观测顶板离层仪的变化情况,顶板煤墙如有异常立即做出反应;持续推行顶板管理橙色预警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采掘点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全覆盖检查。同时,针对新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大断面、交叉点、超宽超高地点、岩性变化、过地质构造带等临时变化环节和特殊地段的管理;从制定可行措施、联合支护工艺、先加固再掘进、增加矿压监测频度和广度等多个方面紧盯严防,确保头顶上的安全,为生产组织有序推进夯实了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