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秀为媒,薄雾绕村舍。 飞云阵阵遮不住, 相对一景出。 远望一笔绿,近听起新歌。 持得彩带当空舞, 笑看乱云渡。 出阳城县城向南行驶7公里,山色朦胧中,一座现代化矿井映入记者眼睑:大门、综合办公楼、职工餐厅、公寓,庭院式合围;调度楼依庭院一角而建;封闭的筒仓、传输系统笔直北延,直通洗煤场,采、输、洗、选、装流程作业,只见矿山不见煤。呈“P”字型的建筑构架,整齐利落,不见一丝“拖泥带水”。整个矿山被青山绿树簇拥着,矿区内花香四溢、绿草茵茵,每个角落都尽显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远处望去就像一条绿边彩带在空中飞舞——这就是“秀珍”型、“花园”式的晋能集团晋城公司惠阳煤业。 红色传承:染亮生命色彩 太岳烈士陵园、晋豫边抗日英雄纪念馆、“太行山上的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孙文龙……惠阳煤业所在的这块土地,到处是革命者和建设者的英雄战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时代楷模和感人事迹。智慧、勤劳的惠阳煤业人,孕育和传承了这种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基因与优良传统,而矿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矿长王海龙,正是大力弘扬这种优良传统的深刻体现。 执掌帅印的王海龙于1995年开始从事煤矿工作,2002年担任矿长至今,曾组织推广长壁式工作面采煤方法改革,使所在煤矿获得“新生”,被当地政府授予“引领煤炭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荣誉称号。之后的近7年,先后组织、领导了四侯煤业的重组以及资源整合工作,为煤矿的平稳过渡和建设转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晋城公司都称他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于艰难处勇作为”的“拼命三郎”。 在晋城公司所属煤矿中,惠阳煤业矿井煤层浅、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2016年4月27日,听党话、跟党走,勇挑重担,敢当善为的王海龙领命惠阳,与新班子成员一起谋划煤矿的发展之策。 三个不变稳定队伍。遵守执行矿上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遵守执行矿上原有的劳动管理制度、岗位定员不变,遵守执行矿上原有的“六长”各把一关、分工体系不变。煤矿稳定、保障的安全生产运营体系,是人与人、人与机、人与环境的长时期磨合、适应才形成的,新班子制定并践行了这“三个不变”,保证了过渡时期矿井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三把尺子量出高效团队。强化“危机感、主人翁、保安全”三种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提振全体干部职工的意念和精神;以讲正气做表率、讲团结不猜忌、讲责任敢担当的工作要求加强班子建设;大力整治职工队伍中的“庸懒散浮拖”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热情,“三把尺子”衡量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作风、作用、作为等行为举止,收到明显效果。 三种文化凝聚发展正能量。把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与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相结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把党建的“虚”工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树立起了对安全的信仰,树立起了对企业美好未来的自信,锻造出了一支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坚信团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主动作为、积极工作相结合。领导干部敢当善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体干部职工争当行家里手,群团齐抓共管、强化聚合带动,“同心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中,着力打造独具惠阳特色的企业文化。 “红蓝黄绿”:打好安全底色 “煤矿安全工作不论时间和场合,不分岗位和工种,时时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处处都得惦着安全这件事,安全工作谁抓也不越权,怎么抓也不过分,来不得半点麻痹和偷懒,但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新型煤炭人更要学会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在行为方式上努力找准和找对夯实安全工作基层与基础的切入点,在具体行动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的最科学、最有效办法。”王海龙对安全工作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路和见解。 国家标准规定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红色为底线,蓝色为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为警示,绿色为安全状态下运行。对于一个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瓦斯矿井如何创新思路,科学运用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来打好安全的底色呢? 惠阳煤业抓安全先从强化“三基”建设入手,夯实安全基石,抓“三基”以班组建设为切入点,找准工作入口,从班组建设着笔,“红、蓝、黄、绿”四种色彩打牢安全底色。 开展班组达标活动,打造“五型”班组。组员既是“市民”又是“人大代表”。按照“五型”班组的建设规范,安全生产部门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班组,用制度来规范班组员工的安全行为,由班组长组织、班组成员参加,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班组考核激励奖惩等在内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班组会议上由班组共同审议通过,让大家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共同遵守。一载体一拉动,创建“五型”班组。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建设为载体,推动班组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创建文明型班组;以强化现场管理为载体,立足班组抓现场,创建安全型班组;以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导入激励奖惩机制,打造优秀文化班组;推行“人人都是班组长和技术员”班组管理模式,人人都当轮值班组长、个个都是班委会管理者,创建技术型班组;掀起“我爱我家”活动,人人争当生产能手、个个争做持家好手,创建节约型班组;以打造一流的团结队伍为载体,用同心同向的同心文化,推进和谐班组建设。“五型”班组的创建活动,提升了基层班组的综合素质和作业能力。 强化班组作用,让小小班组长“扮”起安全“大角色”。重心下沉,责任落实到班组。抓安全狠抓责任落实,抓落实先抓重点和关键,把安全责任落实的“重心”和“发力点”下沉到围绕生产一线班组和岗位,从抓班组、抓岗位“着笔”,又从抓班组、抓岗位“收笔”,明确了一贯到底、责任分明的矿、科、队、班组、岗位“五级”责任分层。短板管理,制度细化到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短板在班组和岗位操作。从抓岗位规范作业入手,细化50余个工种岗位,精心制作成涵盖作业前安全确认、作业操作流程等内容的岗位作业规范《操作清单》,分发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操作人员手中,让每个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时刻提醒,安全作业。还把“双预控”、反“三违”、“双达标”、安全培训等制度和流程细化到班组和岗位,确保每个班组、每个岗位都能做到规章制度规范、作业流程规范和岗位操作规范的“三规范”。创新思路,机制捆绑到班组。为了实现安全工作长效管理,先后完善和建立起“三保”保安工作机制、“双预控”工作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岗位动态双达标工作机制、反“三违”工作机制。其中,“三保”机制中,把班组和岗位作为关键交叉点;“双预控”机制,重在一线班组和岗位对安全风险的防范以及对安全隐患的防治;双达标机制,基础是班组和岗位的动态达标;反“三违”,则是要着力规范班组和岗位的按章作业,按规办事。在具体安全管理工作中,把这四大机制的持续运作和执行落实牢牢地与班组和岗位捆绑在一起,以达到“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在班组、运行在班组、落实到班组、超前防范和现场管理发挥作用到班组”的有效管理目标。绩效考核,一把尺子插到班组。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与安全绩效考核办法捆绑施行,安全绩效与“三保”、反“三违”、“双预控”、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岗位动态双达标互联互动,“打包”纳入考核范围。夯实三基,安全管理团队建设到班组。着力建设以连队长、班组长为首的现场管理团队,不断强化班组长的作用;开展基本技能培训,规范交接班、班前会和“一岗双述”,实现每周一课、每日一题学习培训,严格执行现场师带徒制度,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3年来的实践训练,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打造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采掘一线队伍。 班组建设只是惠阳煤业“三基”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闪光点。 煤矿突出红线意识,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追责”和“三管”的总体要求,逐级签订了安全目标、三违目标、互联互保三个责任书和安全生产承诺书,明确了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制度挺在前,自守安全蓝。修订完善了《领导入井带班制度》、《标准化达标细则》等10余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严格安全考核,强化责任追责,针对今年4月份上级行管部门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9名矿委班子和19名科队、班组长和职工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处罚金额近18万元;通过“铁手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双预控”抓实顶板、防治水、瓦斯、机电运输、搬家倒面及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现场安全、“保证二级、争创一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反思、大讨论、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夯实安全基础管理。 开展警示教育,时刻黄色警醒。利用“安全生产月”、“周四安全活动日”、“警示教育日”等持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全员结合各类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深刻反思、自我剖析,并撰写反思剖析材料。去年以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70余次。 强化“三违”整治,点亮生命绿色。完善体系、健全制度。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分管矿长为副组长,各科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违整治工作领导组,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制定了反“三违”实施细则,补充修订了《“三违”治理责任制度》、《“三违”管理制度》、《“三违”治理情况报表分析制度》等8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反“三违”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量化指标、齐抓共管。从班组长到矿委领导每月均有抓“三违”指标,副总以上矿委领导每人每周1次,各科队长、副科人员、班组长每人每周1次,安监员每人每周2次,生产各科队每周1次。每周安全例会上对抓“三违”情况进行通报,分类统计、汇总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全矿上下齐抓共管,大力营造“反三违、保安全”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行“65514”管理模式,强化对“三违”人员的处置和帮教。对轻微“三违”人员以警示教育和疏导为主,实行“六法”帮教;对一般“三违”人员以培训为主,考核并重,实行“五关”转化;对严重“三违”人员实行“五关一承诺”;对“三违”行为,实行队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矿委领导“四级处置”,除必要的经济处罚外,辅以约谈、帮教、降级、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责任追究办法;“三违”帮教工作中注重心理疏导,讲究方式方法,防止简单粗暴,做到教育、处罚双管齐下,让“三违”人员真正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促进全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去年以来,全矿共查处“三违”540余人次,罚款金额44000余元,通过多措并举、行之有效的“三违”整治工作,全矿干部职工违章行为明显减少。 绿色重彩:描绘和谐发展未来 “我们矿虽然是年产45万吨的矿井,生产规模小;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过构造耗时费力,成本高,难度大;煤层浅,空间作业要求高,但越是复杂的环境和艰难的条件,越能磨练队伍的坚强意志,越能提升队伍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单兵作业能力,越能成就管理者的责任担当和管理执行力,越能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采访中,矿工会办主任张卫民面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绿色簇拥中标准化、现代化的花园式环境,规范作业、严格制度下的“小矿大安全”,坚持自信、精细管理中深挖出的勤俭办矿、提质增效“管理经”,团结、紧张、秩序、活泼的工作生活彰显出的坚定信心、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氛围,让惠阳煤业这座“秀珍”小矿发生了大变化,有了大作为。 2017年,煤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收年”,超额完成了全年安全生产各项任务指标,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受到了晋城公司的肯定和称赞。特别是在工作面搬家过程中,面对顶板破碎、底板湿滑、坡度起伏大、设备回撤难等多重挑战,全矿上下齐心协力,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搬家任务,创造了“惠阳速度”,也锻打出了一支实现自主搬家的过硬队伍。在过构造、局限空间作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中加进了“惠阳元素”,在沉着应对、主动作为中体现了“惠阳自信”和“惠阳担当”。锅炉煤改项目顺利完成,“两水”处理排放达标,荒坡绿化面积近一步扩大,矿区环境治理效果明显,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矿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主要位置来抓,筹资1800万元补足了从2015年5月开始拖欠的职工各项社会保险;筹资1300余万元解决了矿建初期职工的集资款和利息;职工工资按月发放,稳中有升,职工福利待遇增加,干部职工队伍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整个矿山迸发出一股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稳定和谐氛围。 文化引领、染亮生命色彩;“红、蓝、黄、绿”打牢安全底色;绿色发展浓墨重彩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自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惠阳煤业人将牢牢抓住“质量效益”一条主线和“安全”、“内控”两个重点,全面推行集团公司“136”安全管理模式,严格落实“333”安全举措,在集团、晋城公司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展现新作为,奋力开创惠阳煤业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