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10月24日> > 总第201736期 > C8 > 新闻内容
“火焰山”变成了绿梯田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王波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8月31日,由忻州公司组织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刘爱兰等专家来到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火区和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后,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方案科学合理,治理成果十分明显,安全措施可靠得力,具有安全性、创新性、推广性、示范性以及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专家组一行放眼望去,树木葱茏,绿意盎然,一片绿的海洋……
  谁能想到,曾几何时,三百子煤业井田由于煤层赋存的自然原因,致使煤层露头处有9处明火点,而宁武宁白公路沿线随处都可以看到煤层露天处烟雾缭绕,恶化了周边生态环境,并且燃烧了大量的煤炭资源。面对这种现状,三百子煤业公司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本着宁愿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决心,下大力气进行火区和塌陷区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他们从勘查勘探到开工治理,从火区塌陷区治理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从治理区施工到排土场建设,从回填复垦到植被恢复,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进而使治理工程整体进展顺利,受到各方肯定和好评,换来了青山绿水的巨大变化。成绩的背后,是汗水的结晶。下面,记者走进三百子煤业公司,带着大家探个究竟。

“敢叫日月换新颜”

  从2016年12月开始施工到2017年8月31日的专家组验收,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百子煤业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剥离、清运高温渣石渣土210万立方米,明火、暗火得到有效控制,塌陷区和采空区得到了有效治理,初步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有效地保证了井田下部井工开采安全和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安全。治理区回填到设计标高后,在上部还覆盖了厚度为1米厚的表土,按照设计要求整理至耕地标准,四周还修建了截、排水沟,保证了土地不被雨水冲刷毁坏;排土场的建设,还采取了梯田式整理方式,边坡及每层平面用表土覆盖,有力地保证了安全性和稳固性。
  在这场火区和塌陷区综合治理的硬仗中,三百子人不忘履行社会责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在施工过程中,涉及李家圪洞村、后子沟村、三百户村、分水岭村、大木厂村、小木厂村6个村庄的临时占地,征地补偿约4800万元,每户每口人补偿约2万元,已经全部发到村民手里。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车辆,三百子煤业公司当即决定,优先录用当地村民,平均每台车辆每月收入3万元,共有200多辆后八轮汽车和挖掘机参与施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本着就地取水的原则,他们还向当地购置绿化树苗一万余株,共计30万元……这一项项惠民举措,有力地助推了企村共建、企村共赢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落实习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的有力举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句出自毛主席的七律诗里的名句,验证了他们的英雄壮举。33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330多个日日夜夜苦干,他们中有的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日、节假日,有的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发扬着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硬骨头精神,一点儿一点儿地啃,一块儿一块儿的治……圆了自己的绿色梦。甚至还有的刚刚结婚没有来得及和妻子度密月,就意然决然地来到了施工现场,撸起了袖子加油干。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面对国企业改革的新浪潮,面对风云变化的市场,敢于挑战,不向困难低头的三百子煤业人,以做强企业、造福员工为已任,传承煤矿工人的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险的拼搏精神,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为企业的发展、为实现山西的振兴崛起做出三百子人应有的贡献,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出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为了安全,也得这样做”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文批准,整合原三百子煤业、宝厚煤业、安丰煤业、卧虎沟煤矿。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正当他们要甩开膀子大干时,然而煤层倾角46°,属于急倾斜煤层,煤层上部露头位置,存在多处火区,这是摆在三百子煤业人面前的是一个大难题。是停下,还是继续?三百子煤业公司领导没有丝毫的犹豫,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81条“开采急倾斜煤层,严禁在火区的下部区段进行采掘作业”的要求,果断地决定停止了矿井二期基建工程,并定为停缓建矿井,待上部火区治理结束方可继续基建。2010年6月忻州煤销公司向省、市、县政府上报关于三百子矿井上部火区治理的申请,三百子煤业火区及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于2010年8月由山西省煤炭重组办以晋煤重组办发【2010】56号文批准;2014年9月忻州市人民政府以忻政函【2014】132号文批复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2015年4月宁武县以宁政函【2015】27号文对火区及塌陷区治理项目开工进行了批复。2016年10月12日宁武县政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同意三百子煤业火区治理项目正式开工。

“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治理过程中,他们将严格遵循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坚持精细管理、科学施工,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精神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四号治理区内,开挖面积300余亩,治理区内最高标高2050米,最低标高1980米,平均治理深度30米,设计灭火最终标高1920米,完成工程量为710万立方,配备挖掘机30余台、自卸卡车80余辆、洒水车13台、铲车14台,现场指挥管理人员、司机100余人。对于这样一个安全工程,他们是如何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的呢?
  在火区治理方面,他们采用了剥挖灭火的方式,在火区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剥挖,喷淋降温,降低在燃体温度,挖除着火体,后期用黄土覆盖煤层露头,最后回填开挖坑,整平及再覆盖黄土,以备以后绿化复垦。
  在塌陷区治理方面,他们使用了物理探测的方法确定采空区位置,通过钻机验证探明塌陷区和采空区,然后采用爆破法揭露采空区,进而剥挖封填治理。
  在排土场建设方面,他们将已经形成的永久边坡的8个平台进行复土工作,覆土8万余立方米,植树近12000株;在B区排土场底部设置长约80米的混凝土挡土墙;修建截水沟3000余米;排水沟3000余米,以确保排土场边坡的稳定。
  在底板坡整治加固方面,他们在走向长1650米工作线上,从顶部2020米标高到1970米标高,布置7台挖掘机采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剥离削坡减压,工作台阶高度为10米,最小工作平盘32米,台阶坡面角为46度,剥离物由运输机械运到外排土场。在形成的平台上修建截水沟,边坡两侧开挖排水沟并于台阶坡面预留排水孔,在平台铺设防水薄膜减少地表水下渗;在边坡最底部设立安全警戒区域,增大安全距离。
  在治理区回填方面,他们实行了火区治理工程前期工程全部外排,后期三、四号治理区工程的剥挖量大部分回填至各治理区的采坑内。根据地形条件及考虑回填距离的尽可能短,外排土场设置在各治理区范围的邻近沟谷内。开挖到设计坑底标高时,对煤层露头采用注浆封堵,坑底覆盖1m厚黄土,并分层碾压并在黄土层表面铺设防渗土工布后,再覆盖1m厚黄土,并分层碾压,最后排渣回填,并分层压实,直至回填到设计标高,努力做到治理区底部不渗水不透气,确保下部井工开采的安全。
  在森林防火方面,他们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组,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物资储备、人员配备、培训演练、信息沟通、火灾处置等入手,逐级明确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火工作制度,着力完善安全防火设施,设立明显的安全、防火等警示标牌,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隔离栅,既可防止施工人员误入非施工区域等森林地段,也可防止非施工人员及野生动物进入施工区域,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通过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达到消除着火体、夯实塌陷区、改善和优化矿区地质环境、恢复耕地和地表植被、防止大气及水体污染、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目的。
  与此同时,他们还将环保这个重要名词纳入到工程的考核范围内,做足做细做实环保工作。
  在抑尘降尘方面,首选洒水降尘。自开工以来,购置投放洒水车13部,对“三场一路”即施工现场、排土场、储煤场、运输道路实行不间断洒水降尘。并采取了封闭防尘。治理区内设置两个临时残煤回收储放场,总面积89亩。储煤场安设防风抑尘网,抑尘网高6米,约200米长;并已经购置了喷雾喷淋水车,主动防尘。还加强了车辆清淤。工程车辆尽量绕村避户,减速慢行,既保安全,又减少扬尘污染;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及时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清淤清尘,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
  在抑噪降噪方面,岩土爆破全部采用了声级低、振动小的松动爆破法,努力降低爆破噪声和爆破地震波传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运输线路,降低施工和交通噪声。
  在生态恢复方面,他们坚持边治理、边恢复生态的原则,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类型,分别进行设计和恢复,在排土场形成的永久边坡已完成8个平台的的复土工作,覆土8万余立方米,覆土厚度近1米,植树近12000株;计划在B区排土场底部设置长约80米的混凝土挡土墙,目前挡墙基础已经修建完成;修建截水沟3000余米,排水沟3000余米,以确保排土场边坡的排水畅通,保障排土场的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